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学习

谈谈领导班子的团结

2020/4/26 0:00:00

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作为地方工作的中坚力量、领导力量,班子的团结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甚至成败。领导班子团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成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而推动各级党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团结,首先应…

 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作为地方工作的中坚力量、领导力量,班子的团结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甚至成败。领导班子团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成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而推动各级党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团结,首先应该是领导层的团结。所谓领导层也就是通常说的领导班子,实践当中,因为领导班子不团结,造成工作被动的有之、工作瘫痪的有之、重大经济损失的亦有之。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要团结,不要分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所以说,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实践当中必须认真对待妥善处理。
一个单位,一个组织,领导层的团结搞好了,就为这个单位这个组织的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领导层的团结搞不好,这个单位这个组织的团结就不可能搞好。领导班子的不团结势必造成基层群众不团结,凡此种种,不仅伤感情,而且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其危害之大充分说明加强团结之必要。正职与副职之间、副职与副职之间个性的差异、意见的不同,这是现实的、客观的,但这并不必然造成相互之间的不团结,相反,领导班子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利益的相关性,恰恰说明领导班子的相互团结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可能的。
班子的团结主要表现在正职与副职之间、副职与正职之间和副职与副职之间这三个方面,把握好这三个方面,我们就能搞好团结,战胜风险挑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正职如何搞好与副职的团结

领导班子的团结当中,首要的是正职与副职之间要搞好团结,当好“班长”,团结带领好其他副职。其次,正职要凝聚队伍的整体合力,使班子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共同干事创业。

(一)正职要当好“班长”

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团结,其中最关键的是正职与第一副职之间的团结,或者说是一把手与二把手之间的团结。正职与副职之间的不团结通常表现为正职武断、专横、瞎指挥,听不进不同意见,对副职随意指责吹毛求疵。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观上在于正职个人对团结在认识上有偏差,存在官僚主义思想,知识能力水平和眼界有限以及性格方面的缺陷;客观上主要是对党的制度执行不力,如党的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运用不好。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曾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讲到,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搞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班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好“班长”,第一,要服众,要用能力水平、做事方法、性格魅力等让众人服气,愿意跟随,既要有威信,又不能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第二,要知人善任,对班子成员要根据能力、阅历、经验等合理分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做到量才使用,才尽其用。要信任对方,对副职要充分给予信任,明责授权,让其大胆去做,为其解除后顾之忧。第三,要胸怀坦荡,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对副职工作中出现的错误等,先从决策、部署、落实等方面找自身问题,不能一出现问题、工作滞后就埋怨、批评副职。第四,要有推功揽过之德。正职要从思想上清楚地认识到副职对自己工作的贡献,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荣誉等,要考虑到副职的成绩,不能独自贪占或与副职争抢。对工作中出现的过失,则更要拿出一把手应有的担当,主动承担领导责任。第五,要把工作上的接触和感情上的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正职对副职的工作要求严一些,这是必要的,但因此副职可能会认为正职有意跟自己过不去,这时,如果正职在生活上对其关心体贴,工作上进行指点帮助,那么副职就不会有别的想法。这里的感情交流就起到了缓冲作用和润滑作用。
      正职要十分注重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正职与副职之间关键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这里的民主,就是要对副职适度放权,要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自己在得到信任,工作上有人支持。这里的集中,就是要抓大抓重抓协调。对需要请示汇报的要明确,不要让副职去猜度,注意突出自己的决策地位。
      (二)注重发挥班子合力

作为正职除了要做好“班长”,另一个关键性作用就是要搞好领导层的团结,调动领导班子的整体积极性,形成合力,起到1+1>2的效果。领导班子内部出现的不团结,其根源基本上有两个方面,即权力之争和性格不合。权力之争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这一方面需要相互沟通,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减少误会和猜忌。事前没有通气的,事后要及时沟通,以免别人对自己的成见进行累积;另一方面要“宰相肚里能撑船”,班子内部出现的权力越位都表现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并且具有偶然性,对此不要耿耿于怀,要显示自己的风度,久之,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性格上的不合,要求一方面要正确看待一个同志,要从本质上去认识他,肯定他;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尽量不要在言语和举止上伤害他人,得罪他人,要讲究工作的方法和艺术。
      领导班子要形成1+1>2的效果,首先要注重在各种复杂、险峻、紧急工作,重大事件或集体活动中培养副职的团队意识,挖掘团队精神,形成团队独有的精神文化,在思想上凝聚副职,确保在行动上形成工作合力。要采取教育、奖惩,培养荣誉感等方式调动副职的积极性,使每名班子成员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共同维护领导班子的整体利益和形象。要通过经常性的个别或集体谈心谈话,掌握副职思想动态,引导副职之间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取长补短。
      二、副职如何搞好与正职的团结

一个优秀的单位,靠一个“一把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副职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副职在领导班子中,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当配角。其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职责,要求其必须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即与正职之间的关系和其他副职之间的关系。

(一)做好与正职的配合

副职与正职之间产生问题,从副职的角度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越权行事。副职没有认清自己的职责定位,凡事不请示不汇报,擅自专权,拉山头,搞帮派,最终不是把正职架空,就是挫伤副职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没有大局观念。对安排给自己的工作,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反对或者拖着不办。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出现这种情况影响的不仅是正职的权威也是领导班子的权威,受损的最终还是整体工作。三是不尊重正职。认为正职在能力、资历、认识、处事等方面不如自己,在一些场合随意议论正职,不能维护正职威信,最终产生隔阂。

要副职处理好与正职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副职要牢固树立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地位思想。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机关到企事业各种组织,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是这个单位的灵魂,处于主要领导地位。他对一个单位的工作全面负责,他的地位和权力不应受到下属的任何挑战和威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能力上的不足,性格上的缺陷,领导干部是这样,领导干部中的一把手也是这样,作为下属要充分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第一副职也就是二把手更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要多看到一把手的长处,维护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地位,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要主动树立一把手的威信。对一把手身上难以改进的缺陷要谅解,要容忍要适应,而不能让一把手去适应二把手,那样就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心存芥蒂,布置工作就会缩手缩脚,感情上就会出现裂痕。所以说,维护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地位,二把手最关键,也可称为“二把手效应”。如果一、二把手之间团结出了问题,二把手一般应负主要责任。其他副职也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把维护放在具体行动上。
      维护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地位还要看到,一把手是本单位和上级组织联系的纽带和沟通的主要渠道。下属不要不通过一把手擅自和上级组织接触,上级组织也不要不通过一把手随便向其下属布置工作或了解各种情况。总的来说,副职维护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地位就是顾全大局,就为处理好与正职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做好与其他副职的配合

 副职与副职之间的不团结,往往表现为本位主义严重,没有整体观念,相互之间拆台扯皮,不予协作和配合。处理与副职之间的关系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搞好必要的协作。一般来说,副职之间因为有更多的共同点和共通之处,团结一般容易搞好,但在方法上不注意,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隔阂。这里有两方面应引起注意。一是副职要清楚自己的权限,不要越位,不要插手其他副职分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副职的下属不要过多的接触。二是工作上要积极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当工作上需要其他部门给予配合时,要主动地先和主管副职进行协商,或者通过正职进行协商,切忌不通过主管副职而直接向其他部门交办某些事情。
每个副职应该认识到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人,不仅事业上难有建树,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个性的发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协作和配合,只有一个组织一个单位整体上的发展壮大,才可能有个人政治上的进步,利益上的分享。所以说团结问题即是大家的事,也是个人的事,只有认识到此,才能把加强团结变成自觉行动,主动要求。
      三、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领导的有效落实要靠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这里团结是基础,因此团结应该作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长期保障领导班子的团结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方面,在实践当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来切实保障领导班子团结的长期延续。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加强团结应以教育为主提高认识为主,但如果没有必要的制度相配套,没有一定的机制去约束,团结就不可能真正搞好。正像要求大家遵循社会秩序一样,简单地要求大家自觉遵守远远不够,必须明确地指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违反将得到怎样的处罚。加强团结的制度至少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明确正职副职的职权范围、副职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怎样的协作和配合,在什么情况下将得到怎样的奖惩,团结出了问题如何追究责任,这样把人与人之间的奖惩变成制度上的奖惩,既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恩恩怨怨。
要建立共同维护单位良好政治生态的制度。政治生态的优劣是反映领导班子是否团结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推进良好政治生态相关制度,如领导班子政治建设、选人用人、以上率下、廉洁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将有助于领导班子成员筑牢纪律规矩意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进一步搞好团结。
      要完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制度。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永葆团结的锐利武器。现实中批评和自我批评出现了不敢批评,不会批评,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等问题。所以必须订立相关制度,批评围绕什么批评,自我批评围绕什么展开,要具体化、制度化,切实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规矩立起来。并且制度建设中要突出自我批评,自我批评就是自我革命,是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敢于刀刃内向、直面自身问题的直接检验,是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必然要求。自我批评一定要做到真批评,敢批评,这是体现共产党人的修养和勇气的重要方面,只有真的自我批评才会有真批评,没有自我批评,一切批评都不过是幌子。通过制度建设使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二)加强制度执行监督

近年来,我们从公开通报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可以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不守党的纪律规矩,搞“一言堂”,破坏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不集体研究、不请示、不报告。一些领导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上搞形式主义,虚以应付,批评和自我批评“轻描淡写”。这些问题的发生一般不是制度的缺失,而主要反映出了现有制度执行不力,缺乏监督,制度的刚性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一把手要带头执行制度,做到以上率下,发挥“头雁作用”。各级党委、纪委也要通过党内监督、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等,经常性地检查制度是否执行到位,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使制度的监督约束和保障作用得的充分发挥。
      四、加强个人修养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指出,“共产党员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体现了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性格特征、待人处事等方方面面的表现。加强修养是领导干部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做到懂团结、要团结、会团结的重要方法。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各种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是看书学习。读书是真正的修养,读书使人增长知识,读书使人开阔胸襟。
      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坚持深入学、系统学、反复学,提升理论修养,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坚持学习党规党纪,提升纪法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学习先进事迹和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作风修养,发挥沟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学习各种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知识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个终身的课题,需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
      团结问题是领导艺术或领导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因此,搞好团结不仅具有抽象的理论意义,也有具体的现实意义。同时,加强团结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搞好团结不能一劳永逸,它需要时时注意,处处留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组织的整体效应,进而才能最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头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学习  > 党员悦读

谈谈领导班子的团结

2020/4/26 0:00:00

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作为地方工作的中坚力量、领导力量,班子的团结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甚至成败。领导班子团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成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而推动各级党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团结,首先应…

 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作为地方工作的中坚力量、领导力量,班子的团结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甚至成败。领导班子团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成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而推动各级党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团结,首先应该是领导层的团结。所谓领导层也就是通常说的领导班子,实践当中,因为领导班子不团结,造成工作被动的有之、工作瘫痪的有之、重大经济损失的亦有之。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要团结,不要分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所以说,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实践当中必须认真对待妥善处理。
一个单位,一个组织,领导层的团结搞好了,就为这个单位这个组织的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领导层的团结搞不好,这个单位这个组织的团结就不可能搞好。领导班子的不团结势必造成基层群众不团结,凡此种种,不仅伤感情,而且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其危害之大充分说明加强团结之必要。正职与副职之间、副职与副职之间个性的差异、意见的不同,这是现实的、客观的,但这并不必然造成相互之间的不团结,相反,领导班子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利益的相关性,恰恰说明领导班子的相互团结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可能的。
班子的团结主要表现在正职与副职之间、副职与正职之间和副职与副职之间这三个方面,把握好这三个方面,我们就能搞好团结,战胜风险挑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正职如何搞好与副职的团结

领导班子的团结当中,首要的是正职与副职之间要搞好团结,当好“班长”,团结带领好其他副职。其次,正职要凝聚队伍的整体合力,使班子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共同干事创业。

(一)正职要当好“班长”

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团结,其中最关键的是正职与第一副职之间的团结,或者说是一把手与二把手之间的团结。正职与副职之间的不团结通常表现为正职武断、专横、瞎指挥,听不进不同意见,对副职随意指责吹毛求疵。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观上在于正职个人对团结在认识上有偏差,存在官僚主义思想,知识能力水平和眼界有限以及性格方面的缺陷;客观上主要是对党的制度执行不力,如党的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运用不好。
      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曾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讲到,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搞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班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当好“班长”,第一,要服众,要用能力水平、做事方法、性格魅力等让众人服气,愿意跟随,既要有威信,又不能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第二,要知人善任,对班子成员要根据能力、阅历、经验等合理分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做到量才使用,才尽其用。要信任对方,对副职要充分给予信任,明责授权,让其大胆去做,为其解除后顾之忧。第三,要胸怀坦荡,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对副职工作中出现的错误等,先从决策、部署、落实等方面找自身问题,不能一出现问题、工作滞后就埋怨、批评副职。第四,要有推功揽过之德。正职要从思想上清楚地认识到副职对自己工作的贡献,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荣誉等,要考虑到副职的成绩,不能独自贪占或与副职争抢。对工作中出现的过失,则更要拿出一把手应有的担当,主动承担领导责任。第五,要把工作上的接触和感情上的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正职对副职的工作要求严一些,这是必要的,但因此副职可能会认为正职有意跟自己过不去,这时,如果正职在生活上对其关心体贴,工作上进行指点帮助,那么副职就不会有别的想法。这里的感情交流就起到了缓冲作用和润滑作用。
      正职要十分注重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正职与副职之间关键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这里的民主,就是要对副职适度放权,要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自己在得到信任,工作上有人支持。这里的集中,就是要抓大抓重抓协调。对需要请示汇报的要明确,不要让副职去猜度,注意突出自己的决策地位。
      (二)注重发挥班子合力

作为正职除了要做好“班长”,另一个关键性作用就是要搞好领导层的团结,调动领导班子的整体积极性,形成合力,起到1+1>2的效果。领导班子内部出现的不团结,其根源基本上有两个方面,即权力之争和性格不合。权力之争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这一方面需要相互沟通,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减少误会和猜忌。事前没有通气的,事后要及时沟通,以免别人对自己的成见进行累积;另一方面要“宰相肚里能撑船”,班子内部出现的权力越位都表现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并且具有偶然性,对此不要耿耿于怀,要显示自己的风度,久之,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性格上的不合,要求一方面要正确看待一个同志,要从本质上去认识他,肯定他;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尽量不要在言语和举止上伤害他人,得罪他人,要讲究工作的方法和艺术。
      领导班子要形成1+1>2的效果,首先要注重在各种复杂、险峻、紧急工作,重大事件或集体活动中培养副职的团队意识,挖掘团队精神,形成团队独有的精神文化,在思想上凝聚副职,确保在行动上形成工作合力。要采取教育、奖惩,培养荣誉感等方式调动副职的积极性,使每名班子成员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共同维护领导班子的整体利益和形象。要通过经常性的个别或集体谈心谈话,掌握副职思想动态,引导副职之间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取长补短。
      二、副职如何搞好与正职的团结

一个优秀的单位,靠一个“一把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副职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副职在领导班子中,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当配角。其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职责,要求其必须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即与正职之间的关系和其他副职之间的关系。

(一)做好与正职的配合

副职与正职之间产生问题,从副职的角度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越权行事。副职没有认清自己的职责定位,凡事不请示不汇报,擅自专权,拉山头,搞帮派,最终不是把正职架空,就是挫伤副职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没有大局观念。对安排给自己的工作,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反对或者拖着不办。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出现这种情况影响的不仅是正职的权威也是领导班子的权威,受损的最终还是整体工作。三是不尊重正职。认为正职在能力、资历、认识、处事等方面不如自己,在一些场合随意议论正职,不能维护正职威信,最终产生隔阂。

要副职处理好与正职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副职要牢固树立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地位思想。从中央到地方,从行政机关到企事业各种组织,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是这个单位的灵魂,处于主要领导地位。他对一个单位的工作全面负责,他的地位和权力不应受到下属的任何挑战和威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能力上的不足,性格上的缺陷,领导干部是这样,领导干部中的一把手也是这样,作为下属要充分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第一副职也就是二把手更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要多看到一把手的长处,维护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地位,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要主动树立一把手的威信。对一把手身上难以改进的缺陷要谅解,要容忍要适应,而不能让一把手去适应二把手,那样就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心存芥蒂,布置工作就会缩手缩脚,感情上就会出现裂痕。所以说,维护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地位,二把手最关键,也可称为“二把手效应”。如果一、二把手之间团结出了问题,二把手一般应负主要责任。其他副职也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把维护放在具体行动上。
      维护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地位还要看到,一把手是本单位和上级组织联系的纽带和沟通的主要渠道。下属不要不通过一把手擅自和上级组织接触,上级组织也不要不通过一把手随便向其下属布置工作或了解各种情况。总的来说,副职维护一把手的主要领导地位就是顾全大局,就为处理好与正职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做好与其他副职的配合

 副职与副职之间的不团结,往往表现为本位主义严重,没有整体观念,相互之间拆台扯皮,不予协作和配合。处理与副职之间的关系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搞好必要的协作。一般来说,副职之间因为有更多的共同点和共通之处,团结一般容易搞好,但在方法上不注意,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隔阂。这里有两方面应引起注意。一是副职要清楚自己的权限,不要越位,不要插手其他副职分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副职的下属不要过多的接触。二是工作上要积极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当工作上需要其他部门给予配合时,要主动地先和主管副职进行协商,或者通过正职进行协商,切忌不通过主管副职而直接向其他部门交办某些事情。
每个副职应该认识到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人,不仅事业上难有建树,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个性的发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协作和配合,只有一个组织一个单位整体上的发展壮大,才可能有个人政治上的进步,利益上的分享。所以说团结问题即是大家的事,也是个人的事,只有认识到此,才能把加强团结变成自觉行动,主动要求。
      三、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领导的有效落实要靠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这里团结是基础,因此团结应该作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长期保障领导班子的团结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方面,在实践当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来切实保障领导班子团结的长期延续。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加强团结应以教育为主提高认识为主,但如果没有必要的制度相配套,没有一定的机制去约束,团结就不可能真正搞好。正像要求大家遵循社会秩序一样,简单地要求大家自觉遵守远远不够,必须明确地指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违反将得到怎样的处罚。加强团结的制度至少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明确正职副职的职权范围、副职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怎样的协作和配合,在什么情况下将得到怎样的奖惩,团结出了问题如何追究责任,这样把人与人之间的奖惩变成制度上的奖惩,既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恩恩怨怨。
要建立共同维护单位良好政治生态的制度。政治生态的优劣是反映领导班子是否团结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推进良好政治生态相关制度,如领导班子政治建设、选人用人、以上率下、廉洁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将有助于领导班子成员筑牢纪律规矩意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进一步搞好团结。
      要完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制度。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永葆团结的锐利武器。现实中批评和自我批评出现了不敢批评,不会批评,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等问题。所以必须订立相关制度,批评围绕什么批评,自我批评围绕什么展开,要具体化、制度化,切实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规矩立起来。并且制度建设中要突出自我批评,自我批评就是自我革命,是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敢于刀刃内向、直面自身问题的直接检验,是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必然要求。自我批评一定要做到真批评,敢批评,这是体现共产党人的修养和勇气的重要方面,只有真的自我批评才会有真批评,没有自我批评,一切批评都不过是幌子。通过制度建设使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二)加强制度执行监督

近年来,我们从公开通报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可以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不守党的纪律规矩,搞“一言堂”,破坏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不集体研究、不请示、不报告。一些领导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上搞形式主义,虚以应付,批评和自我批评“轻描淡写”。这些问题的发生一般不是制度的缺失,而主要反映出了现有制度执行不力,缺乏监督,制度的刚性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一把手要带头执行制度,做到以上率下,发挥“头雁作用”。各级党委、纪委也要通过党内监督、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等,经常性地检查制度是否执行到位,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使制度的监督约束和保障作用得的充分发挥。
      四、加强个人修养
      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指出,“共产党员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要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略、战术的修养;要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有坚持党内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要有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以及各种科学知识的修养等。”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体现了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性格特征、待人处事等方方面面的表现。加强修养是领导干部提升自身精神境界,做到懂团结、要团结、会团结的重要方法。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各种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是看书学习。读书是真正的修养,读书使人增长知识,读书使人开阔胸襟。
      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坚持深入学、系统学、反复学,提升理论修养,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坚持学习党规党纪,提升纪法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学习先进事迹和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作风修养,发挥沟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学习各种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知识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个终身的课题,需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
      团结问题是领导艺术或领导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因此,搞好团结不仅具有抽象的理论意义,也有具体的现实意义。同时,加强团结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搞好团结不能一劳永逸,它需要时时注意,处处留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组织的整体效应,进而才能最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